文字新聞 - 新聞斷層?-昔日攝影記者 投入科技業

【記者李明慈/桃園電訪報導】於 2006-12-27 23:58:00 原載於中正E報

  在九月一日記者節前夕,1111人力銀行統計出「記者辛酸指數調查」,有意轉職的記者高達八成四,想要轉職的主要原因為「台灣媒體生態變質」。記者轉職,在我們的生活周遭時有所聞,而凌竹萱就是其中之一。


  想成為一名記者的念頭,伴隨著凌竹萱成長,如願畢業於世新大學平面傳播科技學系攝影組<註一>後,想投入記者工作的決心也日益堅定。不料,在實際擔任過攝影記者後,卻因為現實考量,轉行投入科技業,目前任職於惠普電腦,擔任採購經理。

  凌竹萱在投入攝影記者工作前,有過實習經驗,對攝影記者工作內容,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。然而在實際擔任攝影記者後更深刻體會到,漫長的等待成了她的例行公事。擔任攝影記者期間,凌竹萱曾經只為了等一個八卦人物,等待超過十二個小時,而漫長的等待之後卻是無功而返。凌竹萱說:「即使真的等到八卦人物,拍攝出來的照片也是匆匆一撇,毫無美感。」顯示攝影記者,為了拍攝自己覺得無意義的照片,讓時間在等待中流逝,而拍攝出來的成品,對攝影記者來說沒有成就感可言。

  除了被上級叮囑拍攝無意義的八卦照片外,上級吩咐拍攝受難者家屬的要求也令她相當難受。「我違背良心,依照上級指示拍他們。」凌竹萱難過地表示。雖然她知道,家人罹難在親屬的心中造成極大的陰影,此種脆弱的情況下沒有人願意被拍攝,卻還要硬著頭皮拍攝照片,只為了交差保住工作。


  凌竹萱常被受訪者大罵,淪為受訪者的出氣筒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,「你們這些狗腿記者」類似的話凌竹萱也聽多了。採訪醜聞案纏身或是有明顯黨派立場的受訪者時,受訪者常因一時情緒失控,遷怒於凌竹萱。為了工作被罵,凌竹萱還可以忍受,然而令她最為氣憤的是,被羞辱完後,明知道受訪者的行為有偏差,說的都是謊話,卻還要受上級要求,報導受訪者強詞奪理的內容。種種情況讓凌竹萱飽受委屈,淪為不當訊息的傳聲筒。上級不信任第一線記者的觀察,要求記者採訪上級想要的內容,讓新聞專業蕩然無存。

  對凌竹萱來說,擔任攝影記者不僅工作內容非盡如人意,攝影記者長期扛著巨大的攝影機,造成脊椎側彎等職業病,對凌竹萱來說司空見慣,身體狀況日漸衰弱加上工作權不被重視,讓她對未來感到一片茫然。她進一步指出更現實的是薪資問題,在台灣記者起薪比其它工作高,卻缺乏資深記者制度,升遷管道有限。若無法升遷,資深記者將無法隨著年齡成長而提升價值,勞動力輕易被新人取代,走向離職一途。

  種種現實因素考量下,凌竹萱掙扎許久,選擇放棄擔任攝影記者。轉赴國外進修一年英文後投入科技業,目前擔任惠普公司的台灣採購經理。昔日「我想當記者」的志願,在殘酷環境下逐漸被犧牲。

  <註一>九十三學年度更名為,世新大學圖文傳播暨數位出版學系。

。封面故事:新聞斷層?
。變質的新聞圈 夢想與現實的差距